上午9时许的管庄农贸市场,人来车往,交易繁忙,市场管理人员李传明正在刚建好的视频监控室里调试设备。虽已时隔将近半年,但回忆起那天凌晨4点在上海中山副食品批发市场看到的场景,李传明仍旧兴奋不已。
“进门刷卡、结算刷卡、出门刷卡,全程没有现金交易,每一批蔬菜副食的来源、去向、数量、金额等关键资料,都在刷卡时存入市场的数据库里,并实时上传到更高一级平台上,出现问题随时可以追查。”李传明扳着指头给记者说着他在区商务局组织的那次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从事了多年的市场管理工作,他深知这个名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系统对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要意义。
然而更令李传明兴奋的是,他所在的市场不久后也将用上这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区商务局的积极争取下,上海市商务局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技术方——上海中信公司,对全区农贸市场进行了逐个考察,最终决定在管庄、长兴农贸市场先行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现在基建和设备安装调试都在顺利进行。”一同前来的区商务局副局长张玉成对记者说。
“门口是地磅和登记中心,往里走是结算中心,再往里是信息中心和监控中心……”在李传明指引下,记者参观了管庄农贸市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一幅农产品全程信息化交易流程图在脑海中渐趋清晰:运入市场的农产品在地磅上称重后,其品种、数量、原产地等重要信息,都会被录入一张具有交易、查询、提现、转账等功能的“淄博市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中,买卖双方只需持卡在每个摊位配备的一体化结算交易终端机上轻轻一刷即可完成交易。与此同时,交易信息还将同步存储在市场信息中心的数据库里,并实时上传至市信息平台,从而真正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在显著增强我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也为广大市场经营业户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信息化交易模式。在此经营10余年的老业户潘胜利告诉记者,仅今年上半年他就收了两回假币,每次都是100元,这对于以分毛为单位来计算利润的菜农来说,损失着实不小。“听说马上就能刷卡交易了,以后直接从银行转账就行,再也不用担心收到假钱了,大伙心里都挺高兴。”潘胜利笑着对记者说。
“去上海考察前,我还担心登记和结算时会不会排队压车,看了人家市场的运行状况,才知道这个体系都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的,这下一点儿顾虑都没啦!”管庄农贸市场负责人王宝山对记者说,“现在整个体系的基础设施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大部分设备也已到位,总投资将达到1100万元,后期还要进行相关人员培训,预计8月底将正式投入运行。”届时,管庄农贸市场将成为上海市首个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是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解决肉类蔬菜流通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这一体系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用、早见效益,让广大群众吃上更加放心的农副产品。”采访即将结束时,区商务局局长鹿胜梅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