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几年的互联网金融概念,最近被纷纷贴上了科技金融的标签,有人说是偷梁换柱炒作概念,也有人认为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暂且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是科技金融,无外乎提供的就是如下金融服务:融资投资、支付、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和金融信息数据等。但无论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做企业还是要赚钱。金融服务领域里支付企业是笔者比较熟悉的领域,今天就来聊聊支付企业赚钱到底有多难。
不谈利润只谈概念就是耍流氓
一个企业能够赚到钱,养活得了自己,也能养活得了几十几百乃至成千上万人,让众多家庭安定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是件多么荣光的事情。企业的根本价值与正道即在于此。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以谈赚钱为耻,以谈情怀为荣;以谈眼前为耻,以描绘未来为荣;以谈现实为耻,以讲故事为荣。笔者甚至看到了“某企业去年亏损近10亿,可人家本来也不是为赚钱而生的”这种论调。WHY?请你告诉我,除了公共部门和NGO组织,不为赚钱而生那是为了什么。
与创业者坐下来聊天,不谈利润和收益,先讲故事,再聊如何用补贴获得流量和用户,然后讲到不可限量的估值,最终拿到融资,这事就算成了。按常理,靠补贴获得市场流量这事,除了个别依赖规模经济的行业可以这么做,通过补贴抢占市场形成垄断,继而后期实现规模盈利;一般行业还是需要踏踏实实靠一笔笔交易来赚钱。但就是这么浅显的常识,却在创业、融资的热潮中被忽视,无论什么行业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指望靠融资存活,所以当资本寒冬到来,一批批企业倒闭,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有些创业者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相比一轮轮融资、顶着巨大压力花着投资人的钱、或者寄希望于找人接棒,盈利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也最能体现企业的价值所在。笔者曾看到一位创业者感慨:赚钱的感觉真的好棒,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哪怕只是稍有盈余。从数量上来说,虽然还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几乎改变了一切。”
说到赚钱,从古至今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在形式和概念上变了花样。以金融服务企业为例,赚钱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种是赚取存贷差,类银行的理财信贷业务多用于这种方式,类似于实物贸易中的零售,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第二种是赚取佣金,通过撮合交易,赚取佣金,券商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就像房产买卖中的中介公司;第三种是通过流量管道提取分成,第三方支付业务是这类代表,通过搭建支付通路,对每笔交易的手续费进行分成,类似于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第四种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型模式,自身生产产品或服务,通过售卖产品赚取利润,例如硬件支付产品、信息咨询服务、大数据分析等。
支付企业的盈利之殇
虽说商业本质相同,但各行各业在赚取利润方面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以笔者相对了解的支付行业为例,从2011年央行发牌以来,能真正实现盈利的支付企业并不多。
支付企业不好赚钱,要从第三方支付兴起的背景说起。第三方支付是为了迎合同步交换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简单说,第三方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买方将货款付给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提供安全交易服务,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决定资金去向。第三方担当中介保管及监督的职能,并不承担什么风险,所以确切的说,这是一种支付托管行为,通过支付托管实现支付保证。那这个环节传统金融机构(例如银行、信托)能不能做呢,当然可以。但正是因为交易量大,但利润空间少,银行柜台成本高,做这种大量小额的支付托管并不划算,因此央行开放了该市场,实行第三方支付准入制度。
此前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感慨做支付不挣钱,“之前央行批了26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69家里面能有3、4家真盈利,那就相当不错了,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因此,也很少能见到支付企业公布财务报告。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智库和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来看,线下POS收单领域,银联商务、通联、拉卡拉位列三甲;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占据前三位,市场份额超过90%。笔者查找了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拉卡拉2015年的数据相对比较完整。
2015年,拉卡拉营业收入约为15.88亿元,净利润约为1.26亿元。前两天看到新闻说拉卡拉内刊曝光其2016上半年业绩,其平台收入达到去年整体的80%,也就是说其2016上半年营业收入至少是十几个亿的规模。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像支付宝、银联商务、拉卡拉这种大型支付企业,年交易量都在万亿级规模。这么看,营业收入达到十几万亿,净利润也才几个亿,利润率是万分之几,所以单靠支付,收益太低,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部分支付企业不赚钱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支付企业,如果能保持上亿级别的净利润,意味着什么。根据深交所官网信息披露,2015年创业板公司年平均净利润在1.16亿元至1.36亿元,这是上市公司在借助资本力量之后的成绩。再来看拉卡拉,这个企业比较有意思,从知名度和认知度来说并不差,平时在便利店也总能看到他们家的终端;从市场声势来说又没支付宝、微信那么火热;从资本支持来说,最近一次融资是去年的15亿元,与蚂蚁金服今年的45亿美元融资不在一个量级;但从第三方给的排名来看,又能排在前三,而且还能保持盈利。在金融服务这个讲规模经济的领域,不靠烧钱,靠自身发展赚取上亿元净利润,也算是一个奇葩。
据笔者了解,拉卡拉的盈利模式属于复合型,盈利渠道既有销售硬件产品的收入,也有赚取存贷差的金融服务业务,还有通过支付通路收取分成。各条业务收入来源独立运作又彼此支撑,完整构成了企业的盈收网络。
按照金融服务行业的特点,前期通路建设投入多、品牌建设成本高,从完整时间轴来看,成本投入主要集中在前期,一旦突破盈亏平衡点,迎来规模效应,后期的收入将成倍增长。如果从投资角度看拉卡拉,从公开的数据看,拉卡拉已经跨越盈亏平衡点较长时间了,未来的日子应该会非常好过,保守估计,今年的盈收至少翻番。
做支付到底该如何赚钱?
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赚钱难,但该领域需要“持证上岗”,牌照属于稀缺资源,所以各行业巨头盯紧支付企业,花大价钱购买持牌的支付企业。2012年,京东买下持牌支付企业“网银在线”,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4年底,万达花了20亿元买了快钱;以BAT为首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争夺第三方牌照资源。
第三方支付牌照(也叫支付业务许可证),指的是由央行颁发和管理的支付业务准入资格。有了牌照,才能做支付业务。
既然赚钱难,巨头为什么还愿意花大价钱费力买支付企业;对于没有“卖身”的支付企业,也在死死硬撑不肯转型。那是因为,支付做为金融服务的一个环节和入口,本身并不是盈利的主体,真正的盈利点,在于其以支付为入口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比如信贷、理财、收单等,而这些,不仅需要牌照的准入,更需要支付的入口,支付是一切金融服务的基础。而且上文也说过了,金融服务业一旦突破了盈亏平衡点,收益就会成倍增长,未来的日子只需要躺在以前铺设的道路上数钱就可以了。
从公开能查询到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和拉卡拉是已经盈利的两个支付企业。支付宝从最早的支付开始,逐渐衍生出借呗、花呗等金融产品,也就是现在的蚂蚁金服,提高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营收来源的多样化,不再靠单一业务赚钱。拉卡拉也一样,从最早做支付到2012年涉足收单,2014年布局信贷、理财、社区金融、基金、征信等业务,多点发力、全面开花。也正是由于这种全面布局,让这两个综合性的平台级企业,在众多亏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成功突围,实现盈利。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中国有个词叫开源节流,讲的就是营收的本质。全面开通营收的渠道和业务,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终究能实现盈利。
但问题是,难道其他亏损的企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会也效仿蚂蚁金服和拉卡拉,做综合布局吗?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做综合性平台级企业,资质要够,平台系统血统根子要纯。而资质的第一步就是牌照,蚂蚁金服和拉卡拉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拿牌最早、批准的业务种类最多的,支付、征信、保险、信贷、理财……各类业务在各自纵深领域获得最宝贵的数据,相互引流,交织借力,产生的综合势能绝非单一持牌企业可比。系统这事说来话长,简单点儿说就是只有自家的才亲,互通有无没啥障碍,而收购、过继来的就不一样了,即使改了姓也长得不一样,楞要一个锅里搅勺子、摆上阵父子兵的阵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做综合性平台级企业,要有业务存活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存活能力取决于获客成本和客户黏性,开通了这么多业务,有没有人用,有多少人用,有人用的话获客成本够不够低,能不能获得利润。换言之,看上去你和人家一样有这项服务,可你热热闹闹敲锣打鼓一圈下来一算帐,一个用户成本几十甚至几百,天量的交易才摊平成本,人家有数据有平台优势的,获客成本是你的千分之一,比命长比血多,你怎么比得过;风险控制能力体现在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好系统性风险,风控是做金融服务的命根子,决定了活得下去活不下去,更决定了活得质量和发展速度。
从大规模盈利的蚂蚁金服和拉卡拉来看,这两种能力都是生存关和发展关的决定因素。而这两种能力主要来自于长时间和大量用户的积累,前期投入的通路和品牌建设成本在分摊,客户黏性在提高,大量有价值的金融交易数据为风控系统源源不断注入活水,并跑出最适合该平台的风控模型。而这些积累,是这些盈利企业的核心价值,偷不走学不去,除了一点点踏实干、一日一月地积累,别无他法。
因此,有人说,做支付、做金融服务,是个细水长流的事情,急不得。但有多少支付企业,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