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央视新闻今日曝光了一起防伪标签造假案。一些明明是假货的商品因贴上了仿真度极高的“防伪标签”,用手机扫描防伪标签二维码后,竟变身为“正品”。这些假冒的“防伪标签”都是通过网络购买,一套0.12元或0.13元。
今年上半年,广西警方破获一起生产假冒品牌洗发水事件,其中有外包装防伪标识贴牌200余万张。这些假冒的洗发水,瓶身、商标、防伪标识(标贴和标签等),几乎和正品一模一样;瓶盖上贴着的圆形防伪标贴,上面写着防伪查询网站的网址和查询电话;而防伪标签上写着“纤维有凹凸感,用针可挑出”。经过验证发现,用针试着挑了挑,确实能挑出几根细细的纤维。
执法人员用“扫一扫”功能扫描假冒洗发水瓶上的条码,立即显示商品名称和市场价格。这与在超市购买的正品洗发水扫码结果完全相同。
制售这批假冒洗发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说,贴牌商标、防伪标识等造假材料,都是通过网络购买的。假冒贴牌商标,有的0.12元一套,有的0.13元一套。
在某宝网络购物平台搜索“防伪标签”关键字后发现,能搜到上千个结果,价格从一元钱到十元不等。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防伪标签制作公司在利益驱使下,为不良商家制作假的防伪码,同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自己建立的查询网站,甚至扫描有些假的防伪标识条形码后可进入正品公司网站,而顾客往往会信以为真。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防伪技术分会负责人刘玫玫向央视新闻表示,现在很多消费者习惯用手机“扫一扫”功能,识别商品条形码来判定真伪,假冒者只要解码正品上的条形码就可以批量仿冒,让消费者难辨真假。
刘玫玫建议,生产厂家应不断跟踪研究假冒产品的仿冒手段,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改进防伪技术,抬高技术“门槛”,增加造假难度和造假成本。
针对防伪标签生产的乱象,不少相关人士建议,防伪认证需要权威机构,防伪行业要严格实行准入制。目前虽然有许可证制度,但不够严格。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在源头上对生产企业进行“闭环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