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查看详细details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奥航智讯 行业最新动态 查看详细
行业最新动态 会员企业动态 GDPR
RFID产业链基本完成搭建 普及还需解决多个问题
文章来源:智能交通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30  浏览次数:103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RFID产业链已经基本搭建起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FID的应用将从政府主导项目逐步向各行各业扩散。不过,在大规模普及之前,RFID产业还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rfid.jpg


       RFID行业发展渐入佳境


       RFID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终端设备、系统应用方面,尤其是在标准制定和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各国政府都意识到RFID技术对来来的影响和蕴涵的巨大商机,制定相关政策或投入物力,积极推动本国RFID产业发展。


       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日本、南非等国家均有较为成熟且先进的RFID产品,RFID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汽车及火车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场合。


       国外RFID典型应用领域


       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RFID及物联网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3年,我国RFID的市场规模达到320亿元,同比增长35%。由于相关产业调整,2014年行业规模有所减少,为311亿元。2015年行业规模约为为373亿元,同比增长20%。


       从我国RFID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市场占比情况,可以看出,目前身份识别是其目前应用最大的市场,占到19%;其次是交通管理,为13%。


       RFID市场发展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RFID技术已逐步成功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识别、特种设备管理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领域,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频率规划问题。当前国际上在UHF频段的RFID技术主要使用430MHz左右和860-960MHz两段频率。但在中国430MHz频段属于专用频段,现阶段开放此频段的RFID业务的条件不成熟。


       其次,信息安全问题。目前,对RFID系统的各类攻击有非法读取、位置跟踪、窃听、拒绝服务、伪装哄骗以及重放等。随着RFID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它们受到攻击的危险也越高,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第三,大规模应用的成本问题。RFlD技术和产品还不够成熟,从硬件产品到应用软件系统还比较昂贵。RFID制造商可采取与国内外芯片制造厂商进行联合,在不断提高RFID技术性能的同时使其成本不断下降。


       第四,技术和数据标准问题。RFID的标准不确定,将影响着RFID产品的研发。不同的标准下将产生不同的产品,不同标准之间的产品也无法兼容,严重阻碍了RFID产品的推广。


       第五,核心硬件产品生产问题。国内已有基于13.56MHz频段芯片的生产线,而应用广泛的UHF芯片还在研制中;在天线设计方面,缺乏相应的仿真设计软件,基于UHF频段芯片的天线设计还不完善。


       第六,读取碰撞与系统冲突问题。在使用RFID系统时,经常遇到系统内部相互问冲突的问题。另外读写器之间辐射的电磁波也可能互相影响,导致读写器不能正常工作。


       最后,应用与综合集成问题。国内RFID技术应用起步较晚,基础力量相对薄弱,在应用RFID系统时通常会出现硬件选型与需求不符或者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www.smart-alliance.com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奥航智讯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 周康路26号 周浦万达E栋1016室
  • 联系电话:021-51099961
  • 企业邮箱:contact@smart-alliance.com
  • W  E  B  :  www.smart-alliance.com
在线留言 | FEEDBACK
Copyright 2012-2025 SC Allia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0833号-1        上海奥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