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正在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56.2%。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浪潮,如何占据行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增长点?
过去的十年,算法、数据和计算三大要素助推了人工智能的再度崛起,互联网存储了二十多年的数据终于找到了它的历史使命:训练机器。本轮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为主的浪潮被认为是当前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的驱动力,以算法为核心的AI时代来临。
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是基础能力。人工智能并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赛道,它将融入现有的生产中,在垂直领域加深数字化的影响,影响到所有和数据相关的领域。深度学习算法使机器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被应用于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开始纵深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
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争取通往AI世界的“船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智能机器逐步实现从“认识物理世界”到“个性化场景落地”的跨越。
人工智能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繁荣,衍生出了众多应用型的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与图像(CV)、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是AI产业热门的分支,创业热情火爆,技术突破及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现在应用型AI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多种技术组合后打包为产品或服务,改变了不同领域的商业实践,使垂直领域AI商业化进程加速,掀起一场智能革命。
根据《中美AI创投报告》中整理的中国AI渗透行业热度图显示,医疗行业成为目前AI应用最火热的行业,汽车行业借势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脱颖而出,位列第二。第三梯队中包含了教育、制造、交通、电商等实体经济标志性领域。在各行各业引入人工智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最基础的感知能力,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再到理解与决策,人工智能将逐步改变各领域的生产方式,推进结构转型。根据人工智能当前的技术能力和应用热度,我们展望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助力以下六 大实体经济领域。
健康医疗,从辅诊到精准医疗
历史上,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催生医疗保健水平的飞跃。比如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发明了抗生素,信息革命后CT扫描仪、微创手术仪器等各种诊断仪器都被发明出来。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依托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在提高健康医疗服务的效率和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各种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体验的应用应运而生。
医疗诊断的人工智能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基于计算机视觉通过医学影像诊断疾病;二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听懂”患者对症状的描述,然后根据疾病数据库里的内容进行对比和深度学习诊断疾病。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基于海量数据和机器学习为病患量身定制诊疗方案。人工智能将加速医疗保健向医疗预防转变。充分理解AI如何应用到各个医疗场景将对未来的人类健康福祉有重要的意义。
智慧城市,为城市安装智慧中枢
人工智能正在助力智慧城市进入2.0版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建设智慧城市有力的抓手。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领域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从城市运行与发展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使数据在处理和使用上更加有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城市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交通状况实时分析,实现公共交通资源自动调配,交通流量的自动管理。
如今,生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梅赛德斯-奔驰等老牌钢铁巨头与科技巨头之间展开竞争。未来无人驾驶也将大幅提高城市整体通行效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智能零售,实体店加速升级
零售行业将会是从人工智能发展创新中受益最多的产业之一。在Amazon Go的带动下,各类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加剧,便利店人力的成本正在越来越高,无人零售正处在风口浪尖。无人便利店可以帮助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提供全新的支付体验。《麻省理工商业评论》发布的“2017全球十大突破技术”榜单中,中国的“刷脸支付”技术位列其中。基于视觉设备及处理系统、动态Wi-Fi追踪、遍布店内的传感器、客流分析系统等技术,可以实时输出特定人群预警、定向营销及服务建议,以及用户行为及消费分析报告。
零售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简化库存和仓储管理。未来,人工智能将助力零售业以消费者为核心,在时间碎片化、信息获取社交化的大背景下,建立更加灵活便捷的零售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服业务,“懂你”的服务入口
Bot是建立在信息平台上与我们互动的人工智能虚拟助理。在未来以用户为中心的物联网时代,Bot会变得越来越智能,成为下一代移动搜索和多元服务的入口。在生活服务领域,Bot可以通过对话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例如天气预报、交通查询、新闻资讯、网络购物、翻译等。在专业服务领域,借助专业知识图谱,Bot也可以配合业务场景特性准确理解用户的行为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客服咨询。
虚拟助理并不是为了取代或颠覆人,而是为了将人类从重复性、可替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高阶的工作,如思考、创新、管理。
智能教育,面向未来“自适应”教育
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应用当前还处在初始阶段。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与教育相关的场景结合,将应用到个性化教育、自动评分、语音识别测评等场景中。通过语音测评、语义分析提升语言学习效率。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而是协助教师成为更高效的教育工作者;在算法制定的标准评估下,学生获得量身定制的学习支持,形成面向未来的“自适应”教育。
目前,一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蓄势待发改造各行各业。在智能革命的影响下,旧的产业将以新的形态出现并形成新产业。人工智能合实体经济的融合,既是AI产业的产业化路径,也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风向标。
人工智能的发力需要深度和广度。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人工智能需要迈过商品化鸿沟。技术和数据本身需要找到有价值的场景进行应用才能形成产品或解决方案,实现价值。目前我们还处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早期,已有大量可以与现行人工智能结合的行业与领域,但是,依然还有许多细分领域需要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对细分行业的流程进行重整,通过数据和应用的不断优化,分场景逐个突破,最终形成人工智能社会的新版图。
扫一扫或点击进入“上海奥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www.aohsmart.com 扫一扫或点击进入“中国移动安全信息网”:cn-mobi.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www.smart-alliance.com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