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查看详细details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奥航智讯 行业最新动态 查看详细
行业最新动态 会员企业动态 GDPR
今年死一大片的不只是o2o,还有并不怎么智能的手环
文章来源:天下网商  作者:SCA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1235

 

  2015年,智能穿戴设备发展最快速的一年,也是最混乱的一年。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报告显示,今年10月,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智能手环和手表数量达到了774款,而厂商数量也达到了138家,平均下来,每个厂家同时销售6款左右的手环和手表。

  资本催熟穿戴设备行业,而如今,这个行业正面临着如同O2O一般的大洗盘。几个国际市场上智能穿戴设备领头品牌,都在面临被收购或裁员的命运。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1月12日,智能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Misfit,被世界知名钟表制造商富斯(Fossil Group Inc.)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据知情人士透露,另一制造商Jawbone正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人,裁员数量占总人数的15%,还关闭了位于纽约的办公室,以及减少加州森尼韦尔市(Sunnyvale)和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Pittsburgh)商业活动。

  国际销量一直领先的智能手环制造商Fitbit,尽管今年6月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且股价一度上扬,但近日也传出创始人欲抛售价值2100万的股票,导致其股价一度下滑10%。

  智能穿戴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如Moto 360,Apple Watch为代表智能手表,二是Fitbit、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环,三是搜狗糖猫、小天才等儿童定位手表,四是如谷歌眼镜等设备的头部穿戴设备。

  前二者是目前市场的大部分产品类型,功能基本主打智能、运动监测和健康医疗,然而在实际场景中,这些功能很容易就成了鸡肋。

  技术不成熟,数据精准度低,是眼下所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硬伤。对于这点,大多厂家都避而不谈,如睡眠质量的追踪,从医学角度而言,需要通过专门多导睡眠分析仪器获取人体脑电、肌电和眼电的表现,才能断定睡眠的深浅和质量。而大多数的穿戴设备,获得睡眠数据,是根据用户在睡觉时的活动幅度,来断定睡眠深浅,这种“玩具级”追测方法显然不会被医学界接受。

  除了睡眠数据,记步,卡路里的计算都通过“估约”的方式进行,传说中的医疗健康方向的运用,都只不过是营销包装而已。

  关于医疗健康,业内普遍认为,智能穿戴设备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其背后的数据价值,是为未来个人健康和医疗提供了数据基础。换句话说,智能穿戴未来是前途无量的,眼下是YY就好的。

  智能穿戴设备眼下的危机还来自于功能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一片混乱。

  2014年起,智能手环在年轻用户群体的销量高速生长。销量第一的Fitbit在推出一款没有屏幕的运动追踪手环Fitbit Flex时,售价高达900左右,功能仅有记录步数,睡眠和闹钟。随后,小米也发布了运动手环,不仅拥有Fitbit Flex的所有功能,还兼具解锁手机,免密支付和社交互动等功能。更让Fitbit哭瞎的是,小米手环的价格仅仅是它的十分之一。

  搅局者小米手环以极低的价格和可观的利润教育了用户:眼下的智能穿戴设备,技术含量和成本一样低廉。戴900块的fitbit和戴90块的小米,都是一样一样的,戴后者还更划算些,因为功能更丰富。

  事实上,中国华南已成为智能穿戴设备产业的集中区域,尤其是原材料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后期生产加工,都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条,尤其在深圳市,有近千家公司在提供智能穿戴设备完整解决方案。很多得到融资的智能手环公司,使用的可能是同一套解决方案,功能雷同,纯属必然。

  即便如此,眼下智能穿戴设备还是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新玩法。比如最近,传统表商Swatch和中国银联、交通银行共同打造了一款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支付腕表;几乎在同时,支付宝也联合初创厂商推出了一款无线支付功能的智能手表。

  但这类穿戴式支付的硬伤也很明显——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银行和支付平台进行多渠道支付。而一旦购买某一款可穿戴支付设备,只能使用一种支付方式。比如,你买了swatch这款支付手表,出门只能用交行信用卡来支付,如果想用支付宝,你还得带一块支付宝支付手表——这样的用户体验也是醉了。

  因此,理想状态当然是整合各大银行及线上支付平台,打通支付接口,然而这样庞大复杂的任务,对苹果这类巨头眼下都是impossible mission,更别说初创公司了。

  再说回医疗数据,如何将用户的数据统一储存,打通运用到医疗场景,被医学界采信和接受,也是件很悬的事。

  此外,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普遍也并不好。iwatch就是一个靶子——谁会习惯在一块不到2英寸的手表屏幕上看新闻、回微信、打电话(还得把手表凑到耳朵前才能听到对方讲话!)呢?

  这些硬伤以及刚需度几乎为零的事实最终导致智能穿戴手环、手表迅速失宠。死一大片是必然的,未来只有那些能真正满足用户刚需,有能力整合资源的公司,才有机会杀出一条血路,活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奥航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jessica.yang@aohsmart.com

 
奥航智讯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 周康路26号 周浦万达E栋1016室
  • 联系电话:021-51099961
  • 企业邮箱:contact@smart-alliance.com
  • W  E  B  :  www.smart-alliance.com
在线留言 | FEEDBACK
Copyright 2012-2024 SC Allia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0833号-1        上海奥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