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部分智能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智能穿戴设备(又称可穿戴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泛指内嵌在服装中,或以饰品、随身佩带物品形态存在的电子通信类设备。
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前五大巨头分别为Fitbit、苹果、小米、三星、Garmin,一共控制了65.5%的市场份额。我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分析详述如下。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可穿戴技术的核心功能将促进医学模式变革,而解决目前可穿戴设备尚缺乏行业和产品标准问题,俨然是释放这一蓝海市场的关键点。
相关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而2014年达到2200万台,预计2018年将达到1.35亿台左右。更多最新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杨佳劼认为,对于智能可穿戴产业而言,2007-2015年属于探索阶段,软件平台、数据库等还不够成熟;2016-2018年将是市场启动期,随着大数据和生态圈的逐渐成长,智能可穿戴产品使用起来将更方便;而2019-2021年预计会成为高速发展期,此后市场可能趋于稳定。
中国赛宝实验室软件评测中心主任杨春晖提出,智能可穿戴的出现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机遇,传统企业除了迎来“互联网++”之外,也正迎来“智能+”。在当下物物相连的时代,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可穿戴设备的价值除提供硬件设备之外,还能与其他智能设备形成一体化体验,基于传感器、大数据和整个产业链,可以提供诸如健康检测等丰富的服务功能。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大家使用可穿戴设备更多的是追求时尚、好玩,而实际上可穿戴产品最本源的命题是健康。“可穿戴技术将是医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说,“目前全世界面临诸多医学难题,尤其是慢性病,应用健康医学模式替代疾病医学模式。在从以往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转向现今关注人的稳态水平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成员。”
俞梦孙提出,可穿戴设备之所以成为医学“帮手”,睡眠检测将是很好的切入点。“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问题,比如,高血压患者,在睡眠中一定有所体现。然而,睡眠问题恰恰是现代医学没有办法解决的。如今可穿戴设备要打开这一广阔市场,前提是相关指标测得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尽管智能设备的概念炒得很火,市场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设计得足够“炫酷”,但真正的好产品并不多。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产品参差不齐,在安全隐私方面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让用户放心使用。
杨佳劼指出,充电速度、工业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的精确度等皆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市场法律法规要求,所以对可穿戴设备无法进行规范,导致很多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产品也自称是智能可穿戴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人体健康的“贴身顾问”,智能可穿戴设备首先不能影响人体健康,电池必须安全,且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比如,一些低价手环采用的塑胶材料比较便宜,其中的有害物质是否得到管控有待进一步确认。此外,手环的生产过程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采用可循环材料、是否对医疗器材造成电磁干扰等都还没有具体标准。可用性方面,比如,传感器的精准度、实现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安全都是行业的努力方向。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监蔡宇航认为,虽然健康才是可穿戴产品最本质的追求,但现在整个产业界还不具备基础健康的检测功能,甚至连最基础的运动心率的精准测量还基本难以做到。
与医疗器械在相当稳定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不同,可穿戴设备是一种新形态,很多方面尚未形成标准,导致在安全性上带来一些风险。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金福伟说,如果给一个可穿戴设备增加很多功能,该设备可能会发热。“比如,iWatch被太阳晒过后会怎样?因此,没有办法对厂商提出安全设计指南,而这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安全风险。”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昕提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应用中的最大风险是标准问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形态还很难适应现行的医疗体系标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相关测试方法,皆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可穿戴设备可以测血压、血氧、心率甚至血糖,实际上这些检测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医疗体系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奥航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