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网站热聊的貌美如花的女士,真实身份可能是一位抠脚大汉。”以婚恋交友为名在婚恋交友网站上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婚恋交友网站用户资料真实性审核不严、实名制认证有漏洞的问题也被诟病已久,这为一些违法行为埋下隐患。南都记者此前卧底多家婚恋交友网站发现,婚恋诈骗的背后是一条实名订制和倒卖个人身份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日前,浙江杭州警方破获的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抓获了这条产业链的上线人员,他们从别处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注册大量某婚恋网站会员账号,然后以每单80到100元的价格转手出售。
案例:
购买个人信息批量注册“珍爱网”账号进行倒卖
据相关报道,今年7月,浙江杭州钱塘新区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某小区有人购买他人信息并利用技术手段在“珍爱网”上频繁注册账号,并存在倒卖账号获利的嫌疑。
民警深入调查取证后,于8月13日抓获嫌疑人苟某、张某。在现场查获的电脑中,民警发现苟某正以每单80—100元左右的价格倒卖“珍爱网”账号,其电脑里还有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共计6000余条。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这起案例中,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来注册婚恋网站账号只是实施婚恋诈骗的一个环节,背后隐藏的黑产交易十分活跃。这些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的婚恋网站账号,被不法分子购得后,以相亲交友为名物色单身人士实施诈骗。
南都此前曾报道,有多名女性在某知名婚恋交友平台上遭遇同样套路的相亲骗局,被自称是“成功男士”的陌生人主动搭讪,以处对象为名欺骗感情,在取得信任后以“内部有认识人”、“即将上市的原始股”等噱头哄骗投资,6名女性被骗投资金额共计近200万元,之后消失。
多名受骗女性告诉南都记者,婚恋网站上所谓的“成功男士”形象不过是包装出来的,照片和生活照都是来自网络,但是仍然通过了平台的实名制认证。
背后:
婚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低
30元可购一套实名认证账户
事实上,婚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低、实名制信息审核不严此前被诟病已久,这为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
此前,南都记者在几大知名婚恋交友网站上实测发现,注册成为婚恋网站会员只需提供一个可接受短信验证的手机号就可以轻松注册,而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月薪、婚姻状况等个人资料可以任意填写,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核。
除了注册门槛低,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婚恋网站实名制认证背后存在一条黑色产业链,网络上有大量提供各大婚恋网站会员账号和进行实名制认证的业务,有的还直接出售实名制认证账号。
“珍爱佳缘百合陌陌探探,各大婚恋平台账号实名认证,可私人订制,价格优惠。”
近日,南都记者以“珍爱网”、“佳缘”、“百合”等知名婚恋网站名称为关键词在QQ上搜索,有几十甚至上百个QQ交流群。南都记者注意到,多数QQ群介绍群内开展的“业务”包括出售婚恋网站实名认证账号、私人订制账号等。
“我们不是卡商,都是真人做的”,在某网推交流QQ群中,一位做App推广注册的卖家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可以批量注册账户,并提供包括手机号、验证码、对应身份证件在内的整套资料,用于注册各平台的实名认证。
还有卖家称30元可购买一套婚恋网站注册账号,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婚姻状况等注册条件可以任意订制,“付钱出号”,并提供身份证手持照片,可进行实名制认证。而除了电子身份证,实体身份证也可以通过网购轻松获得,卖家称身份证“保真”,还支持“一对一私人订制”,售价1500元/套。
监管:
制定和完善婚恋网站用户实名信息审核机制成行业呼声
有专家表示,婚恋交友网站乱象纷呈,形同虚设的实名认证,认证业务待价而沽,对用户来说,就是挖坑设套的险恶陷阱。如此,如何制定和完善用户实名信息审核机制成为呼声。
相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14日,某投诉平台共受理全国消费者关于珍爱网的有效投诉共计2997件。其中,涉及“洗脑”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542件,占比51.5%;涉及“霸王条款”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343件,占比44.8%;涉及“欺诈”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042件,占比37.8%.在涉及“欺诈”相关关键词的投诉中,骗取服务费、骗婚、泄露客户信息等案例赫然在列。
北京大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执行主任杨健告诉南都记者,一些婚恋交友网站的“杀猪盘”骗局中,如果是通过交友平台结实对方后被骗,作为网络运营管理者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需要看其是否尽到了网络管理责任。比如网络运营者泄露或出售或非法提供了网友个人信息等情节,并依据其严重程度来承担相应刑事、民事等责任。
杨健还表示,交友平台运营方在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或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等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组织4家婚恋交友网站百合佳缘、友缘在线、陌陌、探探发布了《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自律公约》。据悉,该公约涵盖了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的规范和准则,在用户实名制认证、对违法骚扰信息的审查监管、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进行强化和规范。
关于“用户实名认证”,上述《公约》明确了用户实名信息审核的制度要求,强化了对非实名用户的限制。其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动态验证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方式完成实名认证,而未经实名认证的用户则无法进行发帖、评论等交互服务。(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记者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