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 讯,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渣打银行因违反信用信息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罚款人民币230万元,限期改正。此外,时任渣打银行零售信贷部(个人金融信贷部)(中国)信贷总监陈燕来,对该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反洗钱、征信管理、支付结算和金融消保是四大违规领域。随着征信业务监管加强,近期各类银行频频在此踩坑。其中不乏千万级罚单,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1674万元罚款。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地央行行政处罚信息来看,众多农商行、信用社也常因此被罚。
在征信管理领域,违规具体表现为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征信用户开立和停用未报备等。再具体的处罚原因可能包括征信用户管理不规范、未取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查询信用报告、违反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管理规定、未经同意查询个人征信信息、个人征信系统用户变动未及时备案等等。
未经授权或者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较为常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别金融机构在征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短板和漏洞。此外,系统设置中批量查询名单未及时剔除已结清贷款客户,也容易导致违规查询。另一方面,个人金融信息的查询在个别金融机构也存在不少违规查询情况。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未经内部审批,违规查询客户的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等信息,而金融机构未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发现和防止这些违规行为。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了征信业务使用数据的原则,包含信息采集、使用规范、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办法》规定,信息使用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时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并且按照约定用途使用个人信用信息。(文章来源:银行科技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