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最新公示,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于10月8日被注销,这也成为今年以来第二家被注销资格的公司。接连出现的第三方支付安全问题、支付机构资质注销等现象,也引发社会关注。
第三方支付行业鱼龙混杂 两公司被注销资质
所谓第三方支付,通俗来讲就像中介平台,当用户和商户之间由于时间、距离无法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时,就存在一个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保障交易的顺利完成。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交接交易标的;买方验货后,就可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据了解,自2011年至今,央行曾先后发放了数批共计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已经有两家公司资质被注销,截至目前,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还有268家。
西安一家金融财税研究院的刘教授表示,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只有拿了互联网支付牌照才能开设支付账户。目前26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有互联网支付资格的不超过100家,但绝大多数都开设了支付账户。由于行业兴起太快,相应的监管政策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盲区。
刘教授告诉华商报记者,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市场鱼龙混杂,公司间的实力差距也较大。建议消费者选择实力较强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如银联商务、支付宝、财富通、银联在线等,其技术、安全及消费维权的保障系数相对会高一些。
不少盗刷案例显示 钱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走
近年来,盗刷事件频频发生。西安市民何洁就向华商报记者反映,日前她收到一条短信,是网络交易校验码短信,由于她没有网购习惯,便未加理会。隔日何洁发现,其储蓄卡里近2万元活期存款两天内被盗刷了上百笔。背后的缘由则是不法分子利用她的姓名注册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然后小额盗刷用于手机充值。
无独有偶,自由职业者刘女士手上几张不同银行的储蓄卡被同时盗刷,总额超过2万元,盗刷金额从几百至几千元不等,钱也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转走。而且,刘女士开通的银行短信提醒并未进行提示。
除了盗刷的情况,一些支付平台的漏洞也让人担忧。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王小璐向华商报记者反映,她无意间发现,自己已完成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认证的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实名账户下,绑定了2个未知账户。王小璐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绑定了这2个未知账户。华商报记者拨打了该平台的客服,客服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账户持有人存在自身身份证等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而导致“被关联”认证;不过这些子账户都是独立的支付系统,不会产生乱支付风险,发生异常关联情况可联系客服解除绑定。
信息泄露是罪魁祸首 防范意识需加强据业内人士王敏介绍,前述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盗刷,一般是不法分子通过向客户手机推送病毒或其他方法,屏蔽了扣款提醒,并通过客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注册。用户手机中毒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的校验码将自动转发到不法分子手中,从而转移了客户卡内的资金。他提醒消费者,对于中奖、补贴、优惠等陌生信息不要轻易回复、点击,也不要登录来源不明的免费Wi-Fi;手机使用中出现长时间没信号或无法使用时,警惕是否被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及时查证个人银行卡资金情况。出现问题,要及时冻结绑定的第三方支付账户,降低被盗刷的风险。
西安市公安局网监科一位负责网络案件的专业人士告诉华商报记者,近年来网络支付案件频发,但追讨都相当困难,尤其涉及第三方支付,KYC(即“知道你的客户”,是国际反洗钱和实名认证开设银行账户的基本规则)开户标准并未落实到位,这种政策和技术的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他提醒消费者,平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密码等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站、不明链接中填写个人信息。此外,将普通账户密码及支付密码分开设置,支付密码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 华商报记者 高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奥航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jessica.yang@aohsmart.com